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论文 »

回溯《世界版权公约》起源的背景/武卓敏

时间:2024-07-12 16:57:17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481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回溯《世界版权公约》起源的背景



武卓敏[1]

公约背景

在1952年至1994年期间,TRIPS协议尚未签署之前,国际版权关系是由两个版权方面的协约调整的,为保护文学作品与艺术作品领域的跨国协议构建了一个法律框架。它们分别是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管理的于1886年签署的《保护文学与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简称伯尔尼公约),及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管理的《世界版权公约》(UNIVERSAL COPYRIGHT CONVENTION下文简称UCC)。伯尔尼公约是一个国家小组共同合作努力的结果,这个国家小组由当时在经济方面具有相似发展程度的国家组成,他们有着可以相互共享的历史,并在对国外作者的文学与艺术作品方面拥有着明确的相互利益,而且这种互惠利益是相互延伸的。此后70年,《世界版权公约》出现了,它的任务比前者更广泛,有了更多复杂的关于社会与政治国际环境的考量,并在如何更好的提高版权保护方面达成了一致。

UNESCO的任务是为保护文学与艺术作品设计出一套全球性的标准。这个标准将适合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的国家,适合不同文化、不同法律体系和政治体系的国家,并能够在地理空间上比伯尔尼公约传播的更广,达到伯尔尼公约未曾达到的范围。因此,其目标就是要创建一个框架,这个框架能够在鼓励创新的同时,保护和传播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使作品能够获得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此外,这个框架还要能够调节两个不同法律体系间的基本概念性分歧,也就是法语所说的droit d`auteur (版权法)与源自普通法系的《安娜法》[2]。



在1952年采用UCC之前,根据各国在版权方面为其国际关系而制定的规定看,我们可将它们分为三类:(1)由伯尔尼公约形成的针对保护文学与艺术作品的国际联盟国家;(2)泛美系列协议(Pan-American Conventions)国家;(3) 还未加入任何国际版权保护体系的国家。此外,通过签订双边协议或“宣言”,这三种分类中的一个或多个国家又相互建立了双边关系,这种双边关系仍然属于其本身的分类。

造成这种情况的实质性原因主要是关于自动保护和保护程度方面的问题。

早在1928年,国际社会就已经在保护版权方面进行过各种尝试,希望统一相关领域的国际关系。1928年9月24日,国际联盟在第9次集会上,邀请其委员会,并由能够胜任的部门对法律的国际一体化和创新思维的保护尺度进行必要的研究,并做出咨询意见。此号召是由泛美在蒙得维的亚(Montevideo)的会议上发出的。为此,国际联盟智慧合作研究所(Institute of Intellectual Co-operation of the League of Nations)、伯尔尼国际会议、美洲国家间版权委员会(Inter-American Copyright Commission)、私法一体化国际研究所(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the Unification of Private Law)、罗马、泛美联盟(Pan-American Union)、美国国际法研究所(American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Law)以及巴西政府和比利时政府都主动进行了很多相关方面的研究。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里,作为国际联盟智慧合作研究所精神上的继承人,UNESCO被委托对这个问题继续进行研究。

1947年在墨西哥举行的常规会议的第二次会议上也因此做出了决定:“UNESCO将尽全力在尊重现有协议的前提下,关注在世界层面改进版权保护的问题”(2 C/Resolution 2.4.1)。

这个决议是在常规会议后,接下来的两次会议上做出的,秘书处承担了准备世界公约草案的任务。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要适当的保证版权方面的通行惯例并且争取获得所有国家的同意。自1947年到1951年,四个专家委员会轮流进行公约草案的准备工作,并对1952年8月18日到9月6日期间在日内瓦举行的政府间版权会议负责。最后,公约被会议采纳。



UCC决不是试图把一个新的国际条约放入早先业已存在合约的那个领域。它的目标是为缓和关系建立一个基础,构建一个方案,从而可以实现在文明、文化、立法和行政实践方面存在着广泛不同的国家间,甚至在时而发生利益冲突的国家之间达到一种和谐。从这个视野出发,有两大关系需要被考虑:(1)在伯尔尼公约成员国与美洲大陆国家之间稳定、且被清晰界定的条约关系;(2)一个对于尚没有采用任何版权国际公约的国家而言能够接受的体系。



修订公约

修订UCC的想法是1966年在巴黎举行的常规会议的第四次会议上首次提出的。在注意到公约调控着有关版权的国际关系后,大家认为公约应当作部分修改,以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文化条件纳入考虑范围。常规会议全体一致采纳了一项决议。在该项决议中,UNESCO的相关负责人被邀请组织一次审查,分析修订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受益的可能性。 在相继举行了一系列的会议之后,在1971年7月5日至24日于巴黎UNESCO总部举行的国际会议上最终明确了UCC修改的具体细节。







--------------------------------------------------------------------------------

[1] LL.M.(University of Heidelberg), Ph.D. Scholar of Max-Planck Institute for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Competition Law and Tax Law (in Germany), Ph.D. Student of University of Munich. www.zhuominwu.cn .

本文资料来源:Ms. Petya Totcharova, Legal Officer of Cultural Enterprise and Copyright Section, Culture Sector of UNESCO.



关于编辑出版《全国示范中医医院荟萃》的通知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关于编辑出版《全国示范中医医院荟萃》的通知


国中医药政宣[2000]8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卫生厅(局)中医处、中医(药)管理局,有关中医医院:

1996年我局《关于编写〈全国示范中医医院建设与医疗特色〉》(国中医药医农[1996]24号)的通知下发后,得到各省(区、市)中医药主管部门、局各直属单位的重视及各示范中医医院的积极响应。有不少示范中医医院已按要求将有关材料上报。为了全面总结宣传“杏林计划”的经验与成就,树立全国示范中医医院的良好形象,扩大影响,深化中医医院改革,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全面发展,经研究,决定在此基础上组织编辑、出版《全国示范中医医院荟萃》一书,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领导

《全国示范中医医院荟萃》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名义编辑出版,由我局人事与政策法规司、医政司负责组织实施。成立“荟萃”编辑委员会,人员由我局局领导、有关司(室)领导、有关省(区、市)中医(药)局领导、示范中医医院主要负责人组成。具体编辑出版工作委托《中医药管理杂志》编辑部完成。

二、编辑范围

“荟萃”入选单位必须是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验收批准的全国示范中医医院(共137所)。

三、编辑内容与形式

“荟萃”入选内容要围绕示范中医医院的建设过程、目标、经验与成就,结合中医医院改革的实践,要突出中医的特色,体现出本院特点。材料要真实,数据要准确,语言要生动。

“荟萃”为大16开精装本,进口铜版纸,彩色印刷;以图片为主,图文并茂,计划收载图片1300幅,并附医院简介与图片文字说明,全书约25万字,450页。

四、编辑出版时间

各地接此通知后,要抓紧时间,积极准备,所有材料要在2000年6月底之前报(送)《中医药管理杂志》,争取于今年10月完成编辑并正式出版。

五、编辑经费

为了按时保质完成“荟萃”的出版工作,我局将补贴部分经费,不足部分采取争取企业赞助和入选单位购书补贴的方式解决。

六、有关注意事项

1、文字材料要求2000至3000字,打印并经主管部门审核后上报;

2、图片说明要标注详细,包括拍摄时间、地点、画面内容以及作者姓名等;

3、所有数据以1999年底统计数据为准;

4、材料请寄北京市东直门内北新仓18号《中医药管理杂志》李林收,邮编:100700,联系电话:(010)64062098;

5、“荟萃”终审由我局人政司、医政司负责把关。

请各地认真做好《全国示范中医医院荟萃》的组织工作,并按要求上报有关材料,以保证此项工作圆满完成。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人事与政策法规司 医政司
二○○○年四月二十八日


株洲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株洲市土地储备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湖南省株洲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株洲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株政办发〔2005〕20号


株洲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株洲市土地储备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有关局委办:
《株洲市土地储备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五年八月一日

株洲市土地储备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对土地储备资金的管理,保证土地储备资金安全运行和合理、有效使用,增加土地收益,根据财政部财综字(1995)10号、财综字(1996)1号文件及《株洲市土地储备暂行办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土地储备资金是指财政拨款、银行贷款等专项用于储备土地收购、土地征收、土地前期开发、土地交易支出、银行贷款利息支出等方面的资金。
第三条土地储备资金管理依照国家财政、金融、土地政策和法律法规,对资金的筹集、使用和结算进行全过程管理。市土地储备中心在市国土资源局的领导下负责土地储备资金的运作和日常管理,设立土地储备资金专户,确保资金专款专用,任何人不得挪作他用。
第四条市土地储备中心应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接受市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检查。
土地储备中心为全额管理的事业单位,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每月向株洲市财政局和株洲市国土资源局报送会计报表。
第五条土地储备资金来源有:
(一)财政拨款。主要指财政部门拨入市土地储备中心的资本金,包括返还的土地储备增值收益。
(二)银行贷款。
(三)合作开发资金。主要指向合作开发单位收取的用于支付土地征收或收购及土地使用权出让前期开发的资金。
(四)土地储备风险资金。主要指经财政部门审核批准,从土地收益中按一定比例计算拨付的专项用于弥补土地储备业务中出现的市场风险、自然风险、市政府指令收购土地收不抵支的差额。
(五)其他形式筹集的资金。
第六条储备土地使用权出让取得的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土地总价款由受让方全部缴入市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设立的“非税收入汇缴结算户”。土地使用权出让价款的收取统一使用省财政厅印制的“湖南省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
第七条本办法所称土地出让金是指储备土地出让按规定应上缴财政的土地收益,土地出让金原则上不低于基准地价的25%。
本办法所指的土地储备增值收益是指土地总价款扣除土地储备成本和土地出让金后的剩余部分,是储备土地出让的增值额。
第八条建立储备土地出让(划拨)价款清算制度。土地储备成本实行预拨。市土地储备中心按宗地成本编制用款计划,经市国土资源局送市财政局审核,市财政局收到土地使用权出让(划拨)价款后,及时将审核后的成本部分从非税收入汇缴结算户拨付到土地储备中心。市财政局和市国土资源局定期对已出让(划拨)的储备土地的总价款进行清算,填制《储备土地出让(划拨)价款清算单》,确认土地储备成本、土地出让金和土地储备增值收益。土地出让金和储备土地增值收益全额上缴市财政。市财政局应及时将预拨后余下的土地储备成本部分拨付到土地储备中心,并根据有关规定计拨用于补充土地储备中心资本金的土地增值收益。
第九条土地储备成本包括补偿成本、开发成本、应缴税费、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其他相关费用。各项成本支出和相关税费由市土地储备中心按宗地归集,分宗地进行成本核算。补偿成本、开发成本、应缴税费、财务费用据实列支,管理费用按比例计提。
补偿成本主要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青苗补偿费、收购收回补偿费等征收和收购收回土地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
开发成本主要包括出让土地内发生的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费,即道路、供水、供电、排水、场地平整、围墙建设、勘探、测量、评估、招拍挂佣金(招标确定)、规划设计以及用于土地开发的其他直接费用。
应缴税费主要包括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开垦费、耕地占用税、防洪保安资金、新菜地开发基金等。
管理费用主要包括业务招待费、报批差旅费用、储备土地招商经费、广告宣传费、工作人员培训学习经费、临时聘用人员工资、相关协作单位工作人员奖励、场地看管费、储备委员会日常工作经费、办公用品及设备购置费、设备维护费等。管理费用按出让总价款的1.2%计提,节余留用,超支不补。
财务费用指为筹集土地储备资金而发生的费用,包括银行贷款利息、合作开发资金占用费等。合作开发资金占用费按照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计算。
第十条经调查论证不宜储备项目的成本支出以及储备规划等综合性成本,按年度核算,经财政部门审核后,由土地储备中心在财政计拨的土地增值收益中列支。
第十一条土地储备贷款实行计划管理、分期承贷制,承贷主体应根据实际适当确定银行贷款额度,降低资金成本,防止资金沉淀,规避经营风险。
土地储备贷款年度计划,由市土地储备中心提出申请,市财政局和市国土资源局核定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执行。
第十二条土地储备中心应充分利用资金的滚动使用和收益的积累,制定切实可行的还贷计划,确保储备土地出让后收回的价款及时归还银行贷款。
第十三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计算三十日后施行。